伴随人工智能渗透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AI人才前端培养也愈加要紧,
日前,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就业推进会暨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就业会议召开,会议成立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建设委员会,建设委员会来自15所高校、2家科研机构、3家企业、2家出版社,
“101计划”在哪些领域开展?15所高校又有哪些具体培养计划?
“101计划”是什么
增强基石研究是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根本要素,“101计划”名称,源于计算机语言基石是0、1组成二进制数,
2021年12月,“101计划”率先在计算机领域启动,该计划从基石着手,着眼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聚焦基石要素,着力培养拔尖独创人才,从试点计算机领域,向基石学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等根本领域铺开,
以计算机领域为例,计划围绕课程、教材、师资团队、实践项目等四方面展开,建设12门重心课程,形成涵盖110多個模块、650多個根本知识点重心课程知识图谱,
“咱们会将卓著建设经验、模式推广到更多基石学科、急需紧缺领域,逐步提高各专业类覆盖率,为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供应有力支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掌门人此前表达,
2023年4月,教育部在计算机“101计划”探索基石上,启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石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等领域基石学科系列“101计划”,
重心课程建设是深化基石学科人才培养改革重中之重,上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掌门人介绍,基石学科系列“101计划”将在每個领域重点建设10门左右重心课程,着力建设一批有高阶性、独创性、挑战度最先屈一指重心课程,以提升基石学科拔尖独创人才培养质量,
而本次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最先批确定15门主干重心课程〔AI基石主体重心课程〕、10门重心课程拓展〔面向场景、系统应用前沿课程〕、2门综合实验课程〔实践动手本事培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饶燕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101计划”是拔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一個深化,是对高校建设与人才培养双重推动,其中,课程建设其实是一個人才培养重心,把课程建好,教育教学水平明显地提高,“‘101计划’实施时候,最有意思一点就是它汇聚目前国内在这個学科领域鼎级专家学者名师,一道研发课程,因为这個能够确保课程这种最先进性、先进性,”
入选高校有何特点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独创,推动以数字经济为发展势头变革浪潮,在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专业增设火热推进,在2018年新设人工智能专业以来,我国共有535所〔含2所重复备案高校〕普通高校成功备案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根据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今年6月发布“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名次”,人工智能专业名次中,被评估为A+类学科院校共有10所,分别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并列最先個,南京大学名次第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名次第四,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第五,电子科技大学名次第七,华中科技大学名次第八,东南大学名次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名次第十,
另外还有43所高校被评估为A类专业,涵盖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
本次入选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建设委员会15所高校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大学,
可以发现,15所高校都在软科上述A+、A类榜单之中,
排在最先個清华大学,在4月27日正式成立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由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担任该学院院长,姚期智介绍,清华人工智能学院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重心基石理论与架构”与“人工智能+X”两個重点方向,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表达,学校将建设100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并为每一位2024级新生配备“AI成长助手”,
并列最先個上海交通大学,于4月揭牌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并在6月宣布将于2024年以人工智能〔拔尖英才试点班〕为招生专业最先发实行本科招生,本科阶段符合条件者全部纳入致远工科荣誉计划与国智计划,实行本研贯通培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在7月一场论坛上表达,人才培养是大学唯一无法替代功能,换句话说,大学人才培养腹地位置并非会因新技术加入而发生根本性更迭,
他称,现在大家也都有共识,人工智能会推动大学人才培养变革,反过来卓著人才也会推动人工智能更高质量地发展,所以他感觉,谁能把AI、HI〔Human intelligence〕结合好,在办学中更透彻认识人工智能、运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谁就更大概变成下一個世界高等教育、人才腹地,
而理工科见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在今年6月成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学院,并直接面向普通高考招收人工智能专业,成绩优异同学也可以选择进入人工智能科技英才班,该学院将服务于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前沿交叉理论及应用研究高端人才培养,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实行人才培养,设有“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個本科专业,以及“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将围绕科学智能、工业智能、具身智能等方面实行科学研究,
复旦大学则宣布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推出“AI大课”,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AI领域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而作为覆盖全体本研学生计划,AI大课AI-BEST课程体系从四個维度来设计,涵盖AI通识基石课、AI专业重心课程、AI学科进阶课程、AI垂域应用课程,
“从5月初开始开放全新AI课程申报后,原本校内自发开设300多门AI相关课程中进入新课程体系并非多,事实上,这次100多门’AI大课’课程有70%以上是新建课程,”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教授对最先個财经介绍,
同济大学在今年5月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学科独创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称将成立后世技术学院,在国豪精英班基石上增设后世技术班,并于2024年招收最先批本科生,
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新生院院长吴志军介绍,后世技术班学生将深度进入“AI+”四個交叉领域实行学习,实行“毕业选题在什么专业,就能在什么专业毕业”跨院系、跨学科“AI+”领域本研贯通培养,同时面向2024级本科新生,每個大类增设1门人工智能重心通识精品课“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每個专业开设AI应用类课程,实行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覆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供应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经由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无法转载,转载请联系:***@***.com,不尊重原创行为咱们将追究责任。